第六章四季青牛血清標準化與規范化之路
作為細胞培養重要原輔材料之一的牛血清在疫苗生產中起著重要作用。但2000年以前我國生物制品生產用牛血清一直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為了改變這種狀態,早日實現牛血清生產的標準化、規范化,四季青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探索與實踐。早在1992年3月30日,四季青就在國內第一個發布了“無支原體新生牛血清”企業標準Q/HSSC-01-92。1990年起與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合作進行牛血清國家質控標準的探索研究,歷經十年研究確定了我國牛血清質控標準項目與檢測方法。該標準被中國生物制品標準化委員會采納,收入2000年版的《中國生物制品主要原輔材料質控標準》中(以下簡稱《標準》),并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實施。自此,我國有了自己的牛血清“法規”,牛血清質量做到了“有法可依”。《標準》對推動我國生物高技術產品的開發研究,對提高生物制品質量,實現我國牛血清生產標準化、規范化提供了切實的依據。該研究成果屬于國內首創,獲得了2002年度杭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為做好牛血清國家標準宣貫,規范牛血清生產管理、提高牛血清產品質量水平,也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決定由中國生物制品標準化委員會主持、四季青承辦,在杭州召開“全國第一屆牛血清質量管理研討會”。2001年3月7日至9日,國家藥監局藥品注冊司張秀蘭調研員、中國生物制品標準化委員會佘清及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李德富研究員等有關領導,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等專家,北京、上海、長春、武漢、成都、蘭州生物制品所等26家牛血清使用單位以及11家牛血清制備廠家代表共計60余人齊聚西子湖畔,共同參加了“全國第一屆牛血清質量管理研討會”。會上,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的專家和生物制品的專家分別做了《瘋牛病研究進展與風險控制》、《牛血清在細胞培養中的作用與質量要求》、《牛血清國家質量標準的建立》的專題報告,北京、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介紹了牛血清在生物制品生產中的質量控制情況,指出了牛血清產品存在的質量問題,例如個別企業供應的牛血清出現異味,細菌內毒素超標幾百倍甚至上千倍等情況。大家一致認為牛血清行業亂象亟待規范,產品質量亟需提高。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金亦宏在會上毫無保留地向與會專家和同行介紹了四季青嚴格執行國家標準進行牛血清質量管理的經驗,開放十多年來從不向外界開放的牛血清生產車間和質量檢驗車間,供與會代表現場參觀。為了不把牛血清落后的生產技術帶進21世紀,四季青在會上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公司實行的“三棄三改”成果。所謂“三棄三改”是四季青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生產中執行牛血清標準化、規范化而建立的一整套牛血清采集、生產與使用的實施細則和經驗總結:1、放棄影響熱原控制的采血工藝:即“利用從醫院回收的玻璃瓶反復使用的采血工藝”,改成“定制的一次性、無菌、無熱原的塑料采血袋、采血管采血的工藝”。2、放棄影響熱原控制的成品包裝:即“ 利用從醫院回收的100、200、500毫升玻璃瓶”,全部 改成“自開模具、委托定制的100、200、500毫升一次性塑料瓶”。3、采血點放棄影響微生物控制的“普通無菌室采血工藝”:即改成公司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投資的“萬級凈化室加百級超凈工作臺進行采血的工藝”。四季青毫無保留地向同行展示了牛血清生產的標準化、規范化措施,充分體現了開放合作的大格局和以標準化引領行業發展的責任擔當意識。會上,代表們就國家標準出臺后,標準的管理落實職責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并形成了十條共識,決定成立行業協會“動物血清學組”,掛靠“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產品質量控制專業委員會”。會議一致決定由行業協會負責管理,并由其組織專家制定規章制度貫徹執行。同時會議還建議生物制品生產用牛血清于2002年6月前全面達到《標準》中有關牛血清的質控要求。 全國生物制品生產用牛血清質量管理研討會是中國牛血清發展歷史上的首次盛會,對牛血清行業的健康發展產生了深遠的意義。四季青能夠承辦此次盛會,既是榮幸也是責任。杭州會議后,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緊鑼密鼓組織各方面專家,按照《標準》規范對全國生物制品生產單位及牛血清生產廠家進行檢測技術與方法培訓,2001年5月至12月,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先后舉辦 “牛血清質量檢測技術培訓班”和“全國牛血清生產單位管理研討會”。2002年1月,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在北京召開“牛血清學組成立籌備會”。四季青積極參加相關研討會與培訓班并參與了牛002年3月8日,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牛血清學組在上海成立。牛血清學組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王佑春主任為組長,上海賽達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曹緯、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如松、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劉保奎處長為副組長。學組負責管理與指導牛血清生產單位和使用單位依據《標準》不斷完善生產和檢定設備、提高技術能力、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建立一整套牛血清采集、生產與使用的細則。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產品質量控制專業委員會制定的行業規則包括:1、動物血清學組管理辦法2、細胞培養用牛血清生產和質量控制指導原則。3、牛血清生產企業達標檢查管理辦法。4、牛血清生產企業達標檢查手冊。5、牛血清生產企業達標檢查申請表。6、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細胞培養用牛血清生產和質量控制技術指導原則。國家《標準》的公布以法定形式確立了牛血清生產的標準化,行業協會的成立以及行業規則的制定強有力地保證了牛血清生產管理的規范化。嚴格貫徹執行牛血清國家標準,嚴格依據國家標準進行規范化的生產,對改變牛血清行業落后狀況、提高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和產品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國產牛血清標準化與規范化的道路上,四季青一直起著行業領頭人和標桿的作用。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標準》,把四季青建成全國牛血清國家標準示范基地,四季青進一步完善自身軟、硬件條件。2002年5月25日,全國首次牛血清生產企業達標檢查組在聽取了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的相關匯報后,對組織機構、工作人員、生產、質量、驗證及銷售管理等進行考核,并對廠房、設備、設施、衛生、物料等進行嚴格檢查后,一致評定四季青為全國首家“牛血清生產達標企業”。2002年8月6日,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拿到了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頒發的NO·2002001牛血清生產企業達標合格證書。這是中國牛血清發展歷史上的第一張牛血清生產企業達標合格證書,在國產牛血清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標志著我國開始實行牛血清生產管理達標合格證制度,真正實現了血清生產的標準化。從此,我國的生物制品生產與科研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國產生物制品進入國際市場也有了一張可靠的通行證。